针对央视曝光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东莞市从 以前扫黄禁娼,社会舆论是一边倒地拥护,如今东莞扫黄,却引发了吐槽不断,这究竟是网民太过于留恋“性都”的奢靡,还是对这种运动式的扫黄失去了信心?大抵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的。但从网络评论的角度来看,网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绪,还是有着一定的缘由的。 一是人们对于“性福”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卖淫嫖娼是违法犯罪行为,这在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刑法》中均有明确规定。但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如火如荼,也唤醒了人性的复苏和人欲解放。特别是近些年来进城务工者甚重、男女比例近乎失调,不少人把自己“性福”都寄托在了娱乐场所和“小姐”身上,而不少的女性为达到快速致富的目标,也纷纷投入到了这一行业当中来。于是,在“性福”需求和以身取酬的一拍即合中,色情业就愈来愈吃香,嫖娼也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相反的是,扫黄则成为了遏制人们“性福”的不齿之举。 二是人们对于扫黄者的威风比较反感。在现今的扫黄行动中,几乎没有什么人会顾及被打击者的人权,经常把近乎一丝不挂的嫖客 三是人们对于扫黄的虚假动作已看通透。正像有评论所说的那样,如果仅仅是个别警务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是无法造成如此大规模的色情服务行业横行后果的,也无法让整个东莞公安系统对于卖淫嫖娼行为采取不作为的态度的。这显然是整个东莞公安系统都已经达成共识和默契,甚至可以说东莞政府对这个现象采取的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默许存在的态度。如果没有得到更高级别的默认或是允许的话,整个东莞公安系统不可能对于卖淫嫖娼行为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而这一点,也在央视记者暗访时色情服务组织者违法不畏法、警方对举报信息置若罔闻等方面得到了印证。试想,如果有关部门真能做到依法依规动真格查处色情业,岂有“黄流”屡扫不绝的道理? 正所谓,脱下裤子嫖娼,穿上裤子扫黄。特别是随着GDP的甚嚣尘上和在招商引资的重大压力之下,一边扫黄,一边兴娼,就成了某些地方政府的惯习。有人说,东莞的经济成就和文化底蕴被“性都”的污名遮蔽了,但他们又何曾看到东莞“性都”名片背后的人潮涌动、财源滚滚。事实证明,大量外来人口的生理需求,不仅推动了东莞色情业的繁荣,也助推了东莞经济的飞速发展。 |
蜀ICP备10206154号-1|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一段99号环球广场402室|访问人数: 蜀ICP备10206154号-1
GMT+8, 2025-5-4 23:56 , Processed in 0.0493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